南阳昶旭分享猪痘病的诊断与

2016/7/291866.TV 昶旭农牧

  猪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猪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幼龄猪,特别是乳猪,在猪的腹下部和前后肢内侧皮肤出现和疱疹,背侧和腹侧皮肤偶尔亦见,是养猪业发达地区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为此南阳昶旭的专家特意准备了以下内容。

南阳昶旭

  一、病原学

  猪痘是由两种形态结构极其近似的J引起的。一种是真正的猪痘病毒,这种病毒仅能使猪发病,即所谓的猪痘。病毒也仅能在猪源细胞如猪肾、猪睾丸、猪胎肺和猪胎脑组织细胞内繁殖,具有细胞致病作用。本病毒不能凝集猪的红细胞。另一种是痘苗病毒,能使多种动物感染,其中包括猪,能在发育鸡胚的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形成痘斑。此外还可在牛、绵羊、人等胚胎细胞上增殖,具有细胞致病作用,并在被感染的细胞桨内形成包涵体。大多是由痘苗接种的人群传播给猪。这两种病毒的抗原性不同,但引起的病变相似。

  猪痘病毒是痘病毒科猪痘病毒属的成员,该属只有猪痘病毒一个成员,病毒粒子呈砖形,大小为300nmx250nmx200nm,有囊膜。病毒在细胞桨内繁殖,在感染细胞内形成嗜酸性的包涵体,大小5一30um。包涵体内还有更小的颗粒,即原生小体,也就是病毒本身。该病毒具有比较独特的抗原性,应用康复猪做交叉保护试验,可与痘苗病毒区别。

  痘病毒对热、直射阳光、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均较敏感,如58℃5min即可杀灭病毒。但能耐干燥,在干燥的痂皮中能存活6~8周。

  二、流行病学

  猪是猪痘病毒的自然感染宿主。猪痘较常见,常发生于4一6周龄的仔猪,断奶小猪亦敏感,成年猪有抵抗力,发病率在猪中可达30%一50%,但死亡率很低,一般不超过3%,而且大多是因发生并发病。

  关于传播方式,一般认为不能由猪只直接传染给猪。猪血虱是猪群间本病传播的主要媒介,猪痘病毒在猪血虱体内存活可达1年,蚊子、蝇等其他吸血昆虫也可能具有散播本病的作用。接种过痘苗病毒的人也可将该病毒经吸血昆虫传染给猪,引起猪发生猪痘,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

  本病呈地方流行。多发于夏季,常在冬季开始后停息。圈舍狭窄、拥挤、阴暗潮湿、卫生和通风不良,可使流行加剧和病情加重。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4~7天,病初病猪体温略有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结膜和鼻黏膜潮红、肿胀,并有分泌物。随后在躯干的下腹部或腿内侧等处出现痘疹。痘疹开始为小的红斑,红斑迅速增大变成、水疱和,中心凹陷呈脐状,并后干涸结成痂皮,脱落后遗留下白色斑块而痊愈,整个病程10~15天。取病变部位做切片检查,可见上皮增生,感染细胞浆内含有嗜酸性包涵体。细胞核可能发生典型的空泡化。有时病变不呈典型经过,可于红斑或上直接覆盖痂皮。

  本病多为良性经过,致死率不高,易被忽视,但能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但当饲养管理不善或有继发感染,常使致死率增高,特别是幼龄仔猪。

  四、病理变化

  疫病毒对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几有特殊的亲和力,无论通过哪种感染途径入侵机体内的病毒,都经过血液到达皮肤和黏膜,在上皮细胞内繁殖,引起一系列的炎症过程而发生特异性的痘疹,即、水疱、和结痂等的病理过程。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不难诊断本病。至于猪痘是由猪痘病毒还是由拟痘苗病毒引起,则需要对两种病毒通过实验宝诊断加以鉴别。猪痘病毒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自然条件下除猪外不感染其他动物,除猪源细胞外不能在其他动物来源的细胞培养物中增殖。而痘苗病毒的宿主和细胞谱则广泛。两种病毒的抗原性不同,感染恢复猪对另一种病毒仍有感染性。琼脂扩散试验也可以区别。

  六、防治措施

  本病日前尚无疫苗,猪发病康复后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力。

  平时对猪群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防疫措施,消灭猪血虱、蚊和蝇等吸血昆虫有重要的预防作用。防止带入病原,对新购入猪只要隔离观察1~2周,确认无本病后方可混群饲养。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仔猪可用康复猪血清或痊愈猪血治疗。皮肤痘疹局部可剥去痘痂,用0.1%高饪酸钾溶液洗涤患处,再涂布甲紫或碘甘油。为防止继发感染可给以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同时加强护理并结合对症治疗。对病猪污染的环境及用具要彻底消毒,垫草焚烧。

火爆畜牧招商网微信公众号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速倍健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uobao1866tv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