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3次入侵欧洲,为何均未造成大损失?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

2019/6/25 阅读量:19073河南官渡兽药

非瘟入侵,不到1年横扫南北,非瘟3次入侵欧洲,却没有一次造成很大损失,为何?一起看看“国外非洲猪瘟防控经验”:

拿法国为例:

法国非洲猪瘟防控经验

非洲猪瘟3次“侵入”法国,均未造成较大影响。法国分别于1964年、1967年、1977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并且由于1960~1980年代非洲猪瘟疫情在西班牙持续,法国作为西班牙的邻国,长期面临疫情传播的风险。然而,这三次疫情很快被控制,并未造成较大的影响。以1977年为例,法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1977、1978年法国的生猪存栏量同比分别仅下降2.5%、0.8%,相对于我过几十的存栏下降下降可谓少之又少,幅度明显小于疫情初期的西班牙、巴西等国。

防控要点

除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执行得力以外,三大因素导致法国防控的成效显著:

地理环境:

法国生猪养殖的区域集中在布列塔尼大区,年出栏量占比超过50%,养殖密度甚至高于国内河南等生猪养殖大省。该地区位于法国的西部,三面临海,陆路传播途径相对较少。同时,比利牛斯山脉形成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阻隔野猪的传播途径。

生物安全水平:

养殖场建设标准较高,在疫病防控、现代化等方面处于全球领 先水平。

产业链配套:

法国屠宰业布局区域化明显,布列塔尼大区亦是主要的屠宰区域,该地区有年屠宰量100万头以上的屠宰场9个,屠宰量占全国的50%以上。产业链配套完整,有效减少长距离的生猪调运。

非瘟3次入侵欧洲,为何均未造成大损失?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

适度规模化利于疫病防控

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适度规模化成为法国生猪产业的发展新方向。

法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经历三个阶段:分散饲养、大规模化养殖、适度规模化。据《法国养猪业考察体会》,目前法国的生猪养殖主体是家庭式专业农场,生产规模多集中在存栏规模150~1000头母猪,其中近70%为自繁自养模式

适度规模化的主要优势在于应对环保压力、防控疫病等:欧洲生猪养殖的环保压力大,适度规模可以科学地计算牲畜和土地的配比,地确定载畜量,且粪污处理也相对容易;相对容易做到全进全出,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生产工艺的合理性要求;有利于疫情防控。

产业链整合基本完成,合作社是主要的组织形式。

法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过程中,农业合作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法国90%的猪肉由合作社生产。农业合作社是由农民创建并由他们管理的公司,经营范围从生产、收集、屠宰、首次加工到销售。四分之三的法国农民属于至少一个农业合作社。

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汇集资金和投资、风险分担、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和独立性。目前,法国前2大猪肉生产商均为合伙企业。

关于非瘟疾病的控制,根据欧洲的防控经验,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模式是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的模式。另一种则称作生物安全隔离区模式。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建议采用生物安全隔离区这种方法来进行非瘟的疾病控制,尤其是控制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的疾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官方推荐的非瘟防控模式:生物安全隔离区模式

我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发病特点:

1.非洲猪瘟病毒传播过程非常缓慢

2.从一栏猪只感染另一栏需要好几天,一圈猪几乎同时发病的不多

3.强壮的猪和母猪易感。

4,“特异免”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显著提高猪的非特异性免疫。

非瘟3次入侵欧洲,为何均未造成大损失?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

发病猪只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同圈的其它猪只也没有任何的症状,甚至许多直到捕杀时状况依然很好。

这部分猪只为什么迟发病或没有发病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抗病力特别强,即非特异性免疫力特别强

非瘟3次入侵欧洲,为何均未造成大损失?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非瘟3次入侵欧洲,为何均未造成大损失?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非瘟3次入侵欧洲,为何均未造成大损失?我们有什么可以借鉴之处?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号:
  • 代理区域:

快速留言: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畜牧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