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肉羊养殖切记预防的三种疾病

2019/7/27 阅读量:18011河南蓝牧生物

夏季气温高,多雨,湿度大,在肉羊养殖上,由于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不到位,极易引发传染性脓疱、蓝舌病和羊肠毒血症三种病的发生和流行,给养殖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必须认真加以防治。

传染性脓疱

俗称“羊口疮”,病原体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中的传染性脓疱病毒,以3―6月龄的幼羊易感,主要通过圈舍、用具和皮肤擦伤传播,一旦发生可危害多年。

①临床特征:潜伏期4―7天,通常在口唇部皮肤和粘膜见到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的疣状厚痂,肉芽组织增生,使口唇肿大,影响采食,病羊往往因衰弱而亡,病程为2―3周。

②防治措施:严禁从疫区引进绵羊,并建立绵羊引进隔离观察制度;可在每年3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羊只口腔粘膜内接种免疫;幼、羔羊口腔粘膜娇嫩,易引起外伤,应避免饲喂粗硬饲料,防止感染;发病后,用2%的火碱对羊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并对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可用食醋或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碘甘油或抗生素软膏,每天两次。

整群羊饲料里添加蓝牧500g阿莫西林、加强型氨基维肽和清瘟败毒散进行预防和治疗。

夏季肉羊养殖切记预防的三种疾病

蓝舌病

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的蓝舌病病毒,因患病羊只舌呈蓝紫色而得名。库蠓是主要的传播媒介,病毒可经胎盘侵害胎儿。

①临床特征:潜伏期3―8天,病羊发热高达42℃,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口腔粘膜充血,舌呈蓝紫色,数日后口、舌上皮粘膜糜烂,头、耳和喉部可发生水肿,有的见咳嗽、血样下痢症状;妊娠绵羊可出现流产、死胎或胎儿先天异常。病程为6―14天,病死率达2%―30%。

②注意与传染性脓疱的鉴别:蓝舌病除病羊舌见蓝紫色外,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明显,而传染性脓疱主要侵害幼羊,一般不出现体温升高及全身症状,病变只发生在口唇部。

③防治措施:防重于治,从外地引进绵羊时,要严格检疫;夏季做好消灭库蠓工作,保持绵羊圈舍清洁卫生,防止库蠓叮咬;患病羊只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等对患部进行冲洗,溃疡面涂抹碘甘油或冰硼散,每天2―3次,并用红蓝混感A+B和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注射,防止继发感染,同时做好病羊的防晒,营养均衡。

夏季肉羊养殖切记预防的三种疾病

羊肠毒血症

病原体d型魏氏梭菌在羊只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可引发本病,主要侵害1岁左右、膘情好的羊。雨季、气候骤变及过食大量青绿多汁饲料常可诱发本病,呈散发性。

夏季肉羊养殖切记预防的三种疾病

①临床特征: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或在看出症状后突然倒地死亡;有症状的以抽搐为主,见四肢强烈划动,肌肉抽搐,眼球转动,磨牙,口鼻出沫,常于2―4小时内死亡;有的呈昏睡状,有的伴有腹泻,排黑色或深绿色粪便,3―4小时内静静地死去。

②病理剖检:肾脏表面充血,实质松软如泥,稍压即碎烂;小肠充血、出血,整个肠道呈血红色。

夏季肉羊养殖切记预防的三种疾病

③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禁牧圈养制度,不要将羊只赶到户外,特别是草坡地上去放牧;每年春季接种羊三联(羊快疫、羊猝阻、羊肠毒血症)或羊四联(除前三联外,另加羔羊痢疾);科学调整羊的饲料结构,切实防止过食青绿多汁饲料,加强运动,增强羊的体质;病程稍长的,可尝试用红蓝混感A+B和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注射肌注,一日一次,有一定疗效。饲料里添加蓝可肥和蓝霉脱。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联系Q Q:
  • 微 信 号:
  • 代理区域:

快速留言: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畜牧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